呼和浩特市仍有95萬平方米面積未供熱
10月18日,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召開2019~2020年度供熱工作新聞發布會,對呼和浩特市供熱工作開展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
供熱率達到99.41%從10月10日起,呼和浩特市各熱源廠和供熱鍋爐房開始陸續點爐升溫,各熱力站進行循環試運行,到10月15日啟爐開栓率達到99%。截至10月17日,全市16216萬平方米供熱面積中,16121萬平方米已經供熱,供熱率99.41%,還有95萬平方米由于環保改造、管網改造、應急并網改造和費用糾紛等原因,暫時不能正常供熱。
部分小區未供熱情況及原因為:根據呼和浩特市熱源及集中熱網現狀,前不塔氣村鍋爐房2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目前正在自行實施電供熱改造,賽罕區政府正在協調啟用原型煤鍋爐,在環保清潔供熱改造工程完成以前應急供熱;由新城區政府負責實施改造的通和小區,因管網改造工程未完工,涉及供熱面積11萬平方米,計劃在10月20日完成改造;由于供熱鍋爐無法達到環保要求,玉泉區農科院弘苑鍋爐房于10月初開始進行應急供熱并網改造,涉及供熱面積64萬平方米,預計10月20日完成并網;由金川管委會進行并網改造的呼和浩特市洋房小區,因并網改造費用糾紛未供熱,目前金川管委會正在協調解決。
另外,在供熱初期由于管網和室內供熱設施升溫升壓造成的泄漏跑水問題較多,需臨時停暖進行搶修,同時由于市政臨時停水、停電也會造成臨時停暖。由于此類臨時停暖原因,居民無法及時了解,造成的供熱投訴較多,市供熱投訴監管平臺每日都在對各供熱企業的臨時停暖區域及原因進行統計,及時進行投訴回復和解答,同時要求各供熱企業投入全部的力量進行搶修,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內恢復供熱,讓全市居民溫暖過冬。
老舊二次管網仍影響供熱
據了解,為了保證今冬明春正常供熱,在今年4月15日停暖以來供熱各項準備工作就已經開始。目前,呼和浩特市4座熱電廠(呼和浩特市熱電廠、金橋熱電廠、金山熱電廠、盛樂熱電廠)通過技術改造,總供熱能力已達到了7900萬平方米,在滿負荷運行的情況下能夠保證今冬熱電聯產供熱區域的正常供熱和完成部分燃煤供熱鍋爐的拆并任務;5座大型燃煤熱源廠和34座燃煤供熱鍋爐房完成了環保升級改造,燃煤供熱總供熱能力達到8277萬平方米,燃煤供熱企業全部完成了燃煤銷售合同簽訂,并基本完成儲煤工作,能夠保證今冬的正常運行。燃氣供熱鍋爐房416座,均已完成了設備檢修工作,呼和浩特市中燃公司和呼和浩特市世潔公司兩家供氣企業已制定并啟動了冬季保供預案,確保供熱天然氣需求。
在加大供熱管網升級改造方面,2019年呼和浩特市開始實施供熱管網互聯互通工程,新建改建市政供熱管網15公里,進一步釋放了熱電聯產供熱能力;完成了26臺35蒸噸及以下燃煤供熱鍋爐房的拆并任務,涉及供熱面積291.6萬平方米,可直接減少燃煤約20.6萬噸,減少煙塵排放約1081.2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476.93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539.8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3.55萬噸;針對上一采暖期集中反映的供熱問題,組織各供熱單位加大老舊二次供熱管網改造力度,截至目前完成改造80公里,可以有效提高部分老舊小區的供熱質量。但因為仍有大量老舊管網未改造,老舊二次供熱管網的跑冒滴漏還會對今冬明春的穩定、優質供熱造成較大影響(目前市區供熱管網總長度約4573公里,其中一次供熱管網約1174公里,二次供熱管網約3399公里。其中老舊一次網約680公里,老舊二次網約750公里)。
利用3年調整供熱結構
目前,呼和浩特市總供熱面積為1.62億平方米,其中熱電聯產供熱面積6875萬平方米,占比42.4%;燃煤鍋爐供熱面積5359萬平方米,占比33.0%,年耗煤量約160萬噸;天然氣供熱面積3886萬平方米,占比24.0%,年耗氣量約3.5億立方米;其他電供熱等清潔能源供熱面積為96萬平方米,占總供熱面積0.6%。主城區清潔取暖率為67%。由于呼和浩特市燃煤供熱比例較高,清潔取暖率低,熱源分散、管網各成體系、相互保障能力差,同時大量老舊供熱管網跑冒滴漏,導致部分區域供熱效率低、質量差。針對上述問題,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委托專業機構編制了《呼和浩特市供熱改革方案》,以加快供熱領域改革、推進供熱行業精細化管理、實現供熱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計劃從2019年開始利用3年時間,調整供熱結構,將熱源與熱網分離,實現呼和浩特市供熱行業的統籌管理;大力發展熱電聯產,提高熱電聯產供熱能力;成立熱網公司,統一進行供熱管網改造,實現熱網互聯互通,熱源統一調配;積極推進清潔取暖工作,全部淘汰呼和浩特市35蒸噸以下和低效能的供熱鍋爐,實現主城區清潔取暖率不低于80%的目標。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據了解,為有效解決呼和浩特市各類采暖問題,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開通了供熱服務監督投訴平臺(6934403、893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