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北方多地地方紛紛響應號召,提前部署謀劃,出臺了行動計劃,鼓勵電優先,采用空氣源熱泵等煤改電方式,來完成冬季散煤治理的目標任務。隨著“煤改電”步伐的不斷深入,空氣源熱泵已成為“煤改電”清潔取暖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將在三年內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保駕護航,持續貢獻力量。
2018年7月3日,國務院公開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指出有效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確保北方地區群眾安全取暖過冬。集中資源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散煤治理,優先以鄉鎮或區縣為單元整體推進。
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前提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增加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投入,擴大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試點城市范圍,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全部納入。出臺對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金融支持政策,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金融支持清潔取暖試點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
2018年8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指出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各盟市行署、政府加快制定清潔取暖實施方案。穩步推進“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力度。對近期不能實施拆遷的地區,按照“宜電則電”原則,積極推動“煤改電”替代工作。進一步降低清潔供暖用電成本,通過完善峰谷分時制度和階梯價格制度,釋放富余風電低價優勢,推動電采暖發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18年9月2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自治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穩步推進清潔取暖,結合“電氣化新疆”建設,加快“煤改電”地區輸變電及電網配套改造,滿足居民采暖用電需求。力爭到2020年底完成南疆三地州(喀什、克州、和田)63萬戶煤改電工程。2020年底前,烏魯木齊市電采暖面積不低于1000萬平方米。
寧夏回族自治區
2018年8月2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指出深入推進清潔取暖。堅持從實際出發,電優先確保全區群眾安全取暖過冬。調整優化城市供熱規劃,到2020年,全區城鎮集中供熱范圍進一步擴大。在集中供熱管網確實無法覆蓋的區域,依實際情況實施電代煤等清潔供暖工程。具備地熱資源開發條件的地區,以集中式與分散式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地熱供暖開發。
遼寧省
2018年6月24日,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聯合印發《遼寧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專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提出研究制定支持清潔能源取暖的相關價格政策,推廣電供暖系統等技術,推動供熱計量改革。按照電優先原則,出臺優惠政策,穩步推進清潔能源取暖。2019年達到75834萬平方米,2020年達到84853萬平方米。
吉林省
2018年8月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印發《吉林省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指出有效推進清潔供暖,在確保群眾安全取暖過冬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清潔供暖,堅持從實際出發,電優先,集中供熱管網未能覆蓋的區域以清潔燃料供應體系為依托,因地制宜實施多種清潔能源替代,各地應集中力量以鄉鎮或縣區為單元整體推進。到2020年,全省清潔取暖率達到42%以上。加快推廣空氣源熱泵、地熱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動能源結構調整。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提高到9.5%。
北京市
2018年9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充分開發本地新能源資源,推進可再生能源清潔取暖,加大可再生能源清潔取暖在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等重點區域的應用。原則上不再新建天然氣熱電聯產和天然氣化工項目。
按照先平原、再山區逐步推進的原則,以“煤改電”為主,科學選擇技術路線,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地區村莊“煤改清潔能源”工作。2019年,制定科學有效的山區“煤改清潔能源”技術路線,破解采暖期長、溫差大等難題,有序推進山區村莊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建立健全清潔取暖設備的運維服務機制,確保安全、穩定運行。加強高效電能取暖設備技術創新。
天津市
2018年7月2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發《天津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2018—2020 年)》,指出堅決用好中央財政 支持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專項資金,確保全市居民清潔取 暖、溫暖過冬。穩妥有序推進居民冬季清潔取暖。
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 快推進冬季清潔取暖、綠色取暖的部署要求,按照電優先原則,利用電 力等多種方式,穩妥有序推進全市剩余的75.6萬戶農村居民散煤清潔能源替代,力爭 2019 年 10 月底前,全市城鄉居民取暖散煤 基本“清零”。
河北省
2018年8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指出有效推進清潔取暖。落實國家《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和《河北省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堅持從實際出發,以電優先原則,突出傳輸通道城市和平原地區,因地制宜積極推進空氣源熱泵、地熱等取暖方式。2020年采暖季前,河北省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主城區清潔取暖率達到100%。
組織邯鄲、邢臺、滄州、張家口市爭取國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完善冬季清潔取暖財政補貼政策,參照“電代煤”取暖補貼辦法,對光伏、空氣源熱泵、地熱等清潔取暖方式給予補貼。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清潔取暖領域。
山東省
2018年8月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指出堅持從實際出發,以電有優先原則,加快農村“煤改電”電網升級改造,制定實施工作方案,電網企業要加強與當地政府銜接,統籌推進“煤改電”輸變電工程建設,滿足居民采暖用電需求,鼓勵推進電供暖。
到2020年,山東省17個市完成省清潔取暖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針對清潔取暖等重點項目,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支持。嚴格落實國家制定出臺的清潔取暖金融支持政策。
山西省
2018年7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指出有效推進清潔取暖,堅持從實際出發,以電優先,多集中資源推進京 津冀及周邊地區4市和汾渭平原4市等重點區域散煤治理,優先 以鄉鎮或區縣為單元整體推進。2020年10月底前,縣 (市)建成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 率力爭達到60%以上。
積極爭取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 市和汾渭平原4市全部納入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 的試點城市范圍。制定山西省清潔取暖資金支持政策。嚴格落實國家出臺的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金融支持政策,爭取將山西省城市列入試點支持范疇。對清潔取暖等重點項目 給予省級基本建設投資支持。
河南省
2018年9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指出構建全省清潔取暖體系,未發展集中供熱而群眾確有供暖需求的地方,要根據當地熱源條件和居民實際供暖需求,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清潔取暖方式為輔的供暖方式。
2019年10月底前,鄭州、安陽、焦作、濮陽4市建成區集中供暖普及率達到90%以上;2020年年底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汾渭平原城市建成區集中供暖普及率分別達到90%和85%以上,其他城市(周口、信陽市除外)建成區集中供暖普及率達到75%以上;已發展集中供熱的縣級城市建成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50%以上。
大力推進清潔能源取暖。集中供熱管網覆蓋區域外,在電力供應有保障的地方,實施電能清潔取暖工程,加快推廣地源、水源和空氣源熱泵技術,建設一批分布式電能供暖項目。按照因地制宜原則,建設一批空氣源熱泵等供暖示范項目,推廣空氣源熱泵、電空調等等分散式取暖。
全省城區、縣城和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2019年分別提高到60%、50%、20%,2020年達到70%、60%、30%。其中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城區、縣城和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2019年分別達到90%、70%、40%,2020年分別達到95%、75%、50%。
陜西省
2018年4月22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指出穩步推進清潔供暖。制定清潔取暖實施方案,禁止新建燃煤集中供熱站,新增供暖全部使用電、可再生能源供暖,(包括空氣源熱泵供暖、地熱供暖、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太陽能供暖、工業余熱供暖等),優先采取分布式清潔能源集中供暖。
優化熱源點規劃布局,對關中地區現有燃煤集中供熱站實施清潔化改造,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集中供熱站全部予以拆除,覆蓋范圍外的統籌布局電、地熱等清潔能源取暖措施,暫不具備清潔能源供暖的執行超低排放標準并限期完成清潔能源改造。
在關中地區整村推進農村居民、農業生產、商業活動燃煤(薪)的清潔能源替代,采取以電代煤以及地熱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到2018年底前,力爭平原農村替代實現全覆蓋,山區農村替代率達到80%;到2019年底,山區農村替代實現全覆蓋。